Page 57 - 《中国民族建筑》176期
P. 57

城镇,感觉到对历史文化名城各地区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极反应 , 都想在保护上做好文章。但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重要性和专业性的认知上有一定差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距,还存在不同程度误区。我们还要在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层次、各方面增强抓机遇、求发展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意识,特别是一些发展中的城市,如何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借当前有利机遇把保护和发展推上一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个新阶段。结合特色小镇、乡村振兴建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设的融合在专业上还有进一步增强。结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提到的“城市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明传承和延续十分重要,传统和现代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融合发展,让城市留下记忆,让人们记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住乡愁。”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二)做好古城保护以政府为主导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力量参与的文章

          苏州桃源古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城镇不是一般性商业项目,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,收到社会、



             (二)保护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重点                合缺一不可。所以必须避免碎片化的保                  民生、政策、专业、习俗、经济等诸多

             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:历史古迹与                 护思想、断崖式的保护建设和孤岛式的                  因素的制约。只有政府才能系统全面的

          仿古建筑相融合、传统风貌与现代设施                  保护项目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决这些问题,但是也不是仅靠政府单

          相融合、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相融合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的力量,而是政府有拟定出科学、合

             保护与发展的融合 :城市发展与古                    六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                    理的框架,引入社会力量来参与多方配

          城保护的融合、古城保护与城市特色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展的五个建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。在研究、建设、资金、管理等方方

          融合、城市特色与基础设施改善的融合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面的参与,才能解决好众多的复杂的

             三个效益的融合(评估系统):社                     今天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                古城保护与更新的问题。确定在导入社

          会效益、环境效益、经济效益。                     这样一个有利形势下,如何做到因势利                  会力量进入时也有诸多困难和问题,这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导,借势发挥,趁势而上。特别是能否                  要我们加以研究一一解决。但是一定要

             (三)保护传承中三态合一必须做                 彻底解决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处于                   改变一些地区政府把社会资源当成自

          到最佳统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保护和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,我们提出                  由资本,闭门自理,最后由于体制问题,

             在保护空间形态及历史文脉基础                  这样的建议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留下诸多遗憾。有的完全放开,因为缺

          上,通过内部空间和地下空间合理开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乏了政府主导,导致“跑马圈地”的现



          利用,更新业态,提升生态,聚集人气。                    (一)增强保护与发展意识                    象,动辄圈地几平方公里,把历史名城

             历史文化名城是以人为主体活态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筹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                 变成纯商业项目,结果是千城一面,看

          传承发展的空间载体和人居环境。三态                  的一段时间内,我们跑了相关的多个古                  不见根,寻不到魂。今天我们的会议就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ww.naioc.org.cn /  51
   52   53   54   55   56   57   58   59   60   61   62